土壤试验应由专门实验室进行,测定项目因研究目的而异。对大多数果园来说,土壤测量的目的是指导果园施肥。常用的测量项目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如果果园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状,建议使用仪来测定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如怀疑有其他土壤障碍,可测定土壤盐度、pH值、质地等指标。本文介绍了果园土壤营养诊断中常用的不同测定项的测定方法。
土壤试验常用的测定项目和方法
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相比,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受施肥的影响较小,其含量的测定能够反映土壤的基本肥力性状。由于其含量变化相对较小,因此每3 ~ 4年可检测1次。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施肥特别是化肥施用密切相关,建议每1 ~ 2年测定一次。
国内外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钾和微量元素含量时,其结果一般与果树生长密切相关,能反映这些养分在土壤中的供给情况。然而,土壤有效氮(碱解氮)与果树生长的关系往往较差。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将2 mol/L KCl中提取的无机氮(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果园土壤氮营养的诊断指标。
不同的方法提取不同的营养素,效率低下,不适合大量样本的分析。因此,国外有学者提出了土壤组合萃取剂的概念,即用一种萃取剂提取多种营养元素。结合萃取剂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等现代仪器相结合,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
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较强,需要分析结果的及时性。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流量分析仪等先进快速分析仪器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析效率,国外一些学者提出在土样风干时,可以采用热风干燥代替传统的干燥方法。在对样品称重时,采用体积法,即用勺子取一定体积的样品,而不是传统的称重法。对某些萃取方法,振荡时间可适当缩短。
需要指出的是,对传统经典测定方法的改进或操作程序的调整,应以严谨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即改进的方法或程序应与传统经典方法的反映或作物密切相关。否则,无论测定方法多么简单、快速,都缺乏实际意义。
土壤测量的目的是对土壤养分供应状况进行相对比较。因此,对于一个地区的土壤测量和施肥,应统一土壤有效养分的测量方法,规范测量程序。否则,结果将缺乏可比性。
上一篇:便携式土壤分析仪用什么好